天甲油漆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969
03-2804891 .
03-4804862
...
很抱歉客戶暫無提供手機資料
jackforpaint@gmail.com
32086桃園市中壢區愛國路122號
www.colourlife.com.tw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548482372
依需求報價
油漆塗裝

營業項目

油漆工程、漆光彩蝶、青葉油漆、虹牌油漆、工程諮詢、中壢區油漆工程材料批發零售

公司簡介

天甲油漆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各類塗料洽詢,油漆工程建議與DIY教學。
"重視環境美學,油漆材料批發零售"
歡迎來電工程技術諮詢:
電話:03-2804862 黃先生

其他通路連結: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3548482372
Google/https://jackpainting.business.site/
熊貓商城/https://www.foodpanda.com.tw/shop/vevz/qi-guang-cai-die
PCHome/https://www.pcstore.com.tw/jackpainting/HM/cvs_prod.htm?cvs_type=3
LINE商城/https://buy.line.me/u/partner/880049049234
蝦皮商城/https://shopee.tw/jackpainting?page=1&sortBy=pop

營業時間


  周六 8:00-20:30
公司介紹
公司介紹青葉油漆塗料青葉1000平光水性水泥漆 (加侖裝)(白)青葉1000平光水性水泥漆1公升裝 (百合白)虹牌全效乳膠漆 (加侖裝)虹牌水性調合漆1公升裝(白色)虹牌無味抗菌兒童漆 (加侖裝)虹牌彩虹屋水性平光電腦調色水泥漆(三公升裝)得利全效合一竹炭乳膠漆 (加侖裝)得利竹炭健康居抗甲醛乳膠漆(公升裝)得利臻彩灰泥藝術漆(公升裝)得利臻彩雲石藝術漆(公升裝)得利臻彩光舞藝術漆(公升組)青葉雅典娜仿清水模塗料 (公升組)FAMOWOOD美國仿木補土虹牌麗特水性戶外護木漆 (公升裝)簡易滾刷工具組(四吋滾刷 + 10cm披刀組)簡易毛刷工具組(四吋半 + 10cm披刀組)立邦壁癌戰士全能包(公升組)鈴鹿司曼特灰泥塗料系列

Googlemap

最新消息:

  • 日期:2023/12/05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五回
    內容:第五回 浮游塵的定量化手法 ~微粒測量法 - 第二部分

    在當粗粒子測定器在塗裝工程現場發揮威力的時候,我們也必須注意粗粒子聚集的特性。
    要理解浮游塵的移動軌跡最重要的就是所謂「最終速度」的概念。原則上所有的浮游塵最終都會受到重力牽引而降落附著在平面或是產品上,依照浮游塵本身密度尺寸的不同,落下速度(=最終速度)就會有所不同,簡單來說就是”越重,越大”的異物速度就越快。換句話來說異物在風速高於本身最終速度的環境下就能抵抗重力持續維持浮游狀態,被稱為PM2.5的細微浮游塵會因為微弱氣流攪拌而長時間處於浮游狀態而影響測定結果,因此像這樣的微粒通常就不需要作為要素而關注。

    相對來說20μm以及50μm的粗大異物的最終速度相當快,通常會在異物產生區域附近快速落下,因此在距離產生區域較遠的地方(就算在相同室內空間也一樣)就會有無法檢測出來的可能性。
    這就是粗粒子的聚集性,要檢測浮游粗粒子的話原則上最好就是在異物產生區域附近的地方進行檢測,不過通常也因為無法確認異物產生區域而陷入困難。這時候可以藉由增加檢測點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這也會造成人力成本過高的狀況。(請參照圖片)

    製造工程的實際狀況
    針對這個問題比較實際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藉由產品實際通過的路徑沿線調整測定器的位置,藉由產品在工程”存在過”的環境內直接檢測。
    能夠將測定器放置在輸送帶上在產線內移動,或者是以手動搬移的方式在產品實際通過的區域管線內進行測定紀錄的話,就能在一般狀況下人力無法到達的區域內觀測到整個製造工程產線的實際狀況。

    上圖是依照上述方式檢測到浮游塵的範例(浮游塵案例),工程內浮游塵的數量並不會維持平穩,在這個圖表上可以清楚看見幾個達到高峰的時刻區間。接下來就是針對這個時間點測定器正在通過工程產線上的哪個部位對照之後就能明確指出問題點在甚麼地方。

    以上是藉由進行浮游塵的可視化及定量化,明確將原來渾沌不明的問題點指出,接下來當然就是開始進行處置措施。下一次就讓我們一起思考對抗浮游塵的相關對策手法吧。

  • 日期:2023/12/05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五回
    內容:第五回 浮游塵的定量化手法 ~微粒測量法 - 第一部分

    上一回談到利用各種光源將空氣中浮游,等待機會附著在產品上的浮游塵變得肉眼可見的「可視化手法」相關技術。這次我們進一步將這些浮游塵的總量數值化的”定量化手法”為主題進行討論。

    定量化的意義
    藉由將浮游塵可視化來讓問題浮上檯面加以改善,這是可以關聯起來的結果,不過以使用肉眼判斷的話最多只能做到看起來「很多」或是「很少」這樣的抽象感覺,要做到長期觀測變化甚至捕捉些微狀況差異的話就會是很困難的事情。要維持改善的效果以及進一步強化改善策略的話,就需要在現場進行異物量的具體數值管理,才能藉由活用這些數值分析了解異物與其他因素的關聯走向。

    要說到浮游塵的計算測量機器,當然首推的代表性機器就是微粒子測定器。使用風扇擾動氣流將吸引過來的空氣以雷射光照射,再以感測器捕捉微粒散射現象的狀況來進行浮游塵的數量以及尺寸的計數(散射現象原理的利用與上一回討論的可視化手法是相同的)。市面上微粒子測定器的規格有相當多,小型的手持式在使用上會比較方便,測量的範圍大約是0.3~5.0μm左右尺寸的微粒,可以在各個角落進行一分鐘左右的觀測計數,一般來說算是比較大方向的計數方式。

    市面上另一種則是可以長期連續觀測,並且自動記錄的20~50μm的大型粗粒子測定器。在第三回中我們也提過,這種尺寸的異物會是大多數塗裝工程中最實際的問題,藉由直接測量這個尺寸範圍內的浮游塵,就會比較有可能更接近主要問題的本質。(請參照圖片)

    雖然需要日幣數十萬左右的投資,但是這類儀器在進行不良異物的改善計畫中會是強力的武器,同時也是我們實務上進行現場診斷時使用機率最高的工具之一。

  • 日期:2023/11/28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四回
    內容:第四回 浮游塵的可視化手法 ~百聞不如一見 - 第二部分

    先前電影院的例子算是偶然的狀況下成立的狀況。另外就是電影院本身”很暗”,同時投影機以”高亮度”及”照射角度狹窄”等狀況恰巧符合了可視化的適當條件。
    雖然話是這麼說,要在工地直接放一台高亮度投影機畢竟是不可能的,如此投射強力光線的高性能裝備也不是隨手可得,要利用電影院條件來進行異物可視化對策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幸虧近年各種提供高品質光源又低價的工具問世,也成為了異物可視化對策必備工具。

    這類用途的光源來說代表性的產品就屬於HID光源。能夠提供比以往更高亮度同時兼顧低耗電,更有著極長壽命,是我們可以善加利用的光源之一。這類產品在一般市場就能取得,性能規格上來說大約有3000流明,照射角度小就相當合用了。這樣的產品在市面上價格大約在日幣十萬元左右可以取得。

    另一方面在近年LED光源產品性能也逐年提升下,能夠應用在這方面的產品也出現在市面上了。雖然亮度依然無法跟HID比美,但是在日幣一萬元以內就能得到輕量、多功能的長壽型商品也是相當具有魅力的。在這裡我們建議可以採用LED光源作為異物可視化的入門商品,數千流明的狹角度照射產品在市面上有許多選擇,依照需求自身購入即可。

    其他還有異物可視化性能相當高的雷射之類的特殊光源也是有的。以超越HID光源的高功率雷射打出高辨識度的綠幕,能夠將更細微的異物進行可視化,即使是在較為明亮的環境也能順利完成可視化的作業。不過這樣的雷射光源通常是屬於一組數百萬元日幣的高單價裝置。

    不論採用何種光源,都必須注意安全規範,為了避免強力照射光對眼睛造成傷害,千萬不能直視光源,如果必需這麼做的狀況下,也請務必在確實配戴護目鏡後進行作業。(請參照圖片)

    使用這次介紹的光源進行現場確認後,在配備高性能空氣濾清設備的地方”意外”發現許多浮游異物;或是在乾淨的防塵衣上”意外”發現令人無法置信的大量微粒附著等等案例不勝枚舉,簡單來說就是「百聞不如一見」。也歡迎各位用同樣的手法確認看看自己的工作現場。

    下一次會將可視化手法進一步提升,將空氣中浮游的異物數值量化的”定量化手法”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 日期:2023/11/28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四回
    內容:第四回 浮游塵的可視化手法 ~百聞不如一見 - 第一部分

    空氣中飄浮中的微粒等異物我們稱之為浮游塵。浮游塵會受重力以及氣流影響四處移動,最終附著在塗裝前或是塗裝後的產品表面,成為異物。因此控制工地內浮游塵的數量使之維持在一定量以下是相當重要的管理課題。

    浮游塵的性質
    浮游塵基本上最後都會因重力落下,附著在平面或是產品上。即使已經降落附著在平面的異物,在一定風速的出現的時候就會飛揚,再次成為浮游塵,繼續尋找附著的落點而在工地區域內漂流。
    現在我們這個瞬間呼吸的空氣本身也含有無數的浮游塵,被稱為PM2.5,尺寸在2.5μm以下的浮游塵就毋需多言,尺寸在20μm到50μm這些大到足以引起塗裝不良的浮游塵通常也是肉眼無法辨識的。因此大多數的異物對策大多數就如同蒙眼進行戰鬥一樣的困難重重。為了克服這樣的狀況,我們需要足以在異物不良戰役中扭轉局勢的強力武器,也就是浮游塵的可視化手法。

    如果電影院裡撥放電影時往後方轉頭,就可以看到投影機的光軸照射到空氣中的微粒而反射出閃亮的光子效果,想必各位應該都這樣的景象相當熟悉。
    這樣光線散射的狀況我們稱為廷得耳現象,這樣的原理就能應用在浮游塵的可視化手法上。

    廷得耳現象與光源的種類
    廷得耳現象是數種光線散亂現象的總稱,也能對極小物體被光線照射到的時候可能產生的反應提出敘述的理論。
    這種現象主要的特徵就是光線在照射到數十μm以下的細微粒子時多數會改變行進方向而往斜前方散射。有鑑於此,要進行異物可視化的最佳觀察角度就是面對光線的斜前方位置。(請參照圖片)

  • 日期:2023/11/22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二回
    內容:第三回 瞭解所謂”敵人”的異物 - 第二部分

    ”敵人”有多大?
    話說回來這裡想和各位確認一下,各位工廠內的”敵人”大約的尺寸是多少呢?
    一般來說混入異物的塗料漆膜顯現出的不良狀況會因為表面張力等因素影響而會比原本的異物尺寸要來得更大。
    (請參照圖片)

    至於實際大小的狀況也會因為塗料或是異物性質而產生變化,經驗上來說不良狀況會比異物尺寸要大上五到十倍的狀況占多數。假設是放大為十倍的不良狀況,以直徑0.5mm的數字帶入推算的話就會是500μm÷10=50μm,實際的異物就不可能大於這個數字,這就是真正必須要面對處理的”敵人”。當然上述的例子提到的倍率會因為塗料性質而增減,因此使用顯微鏡進行異物分析的時候請務必先推算出異物的放大倍率。因此需要的工具就包含了顯微鏡以及確認尺寸的菲林尺。

    在不瞭解異物尺寸的狀況下就進行改善作業其實會碰上不少意外。例如直接在噴塗設備上裝設HEPA濾網的話,雖然把0.5μm等級的異物成功阻隔掉,結果變成100μm以上的粗大異物附著的狀況。想要避免這樣悲劇的狀況就要確實掌握異物的尺寸以及問題的程度,因此要確實排除異物問題的狀況,目視確認是必要的手段。

    下次終於要開始討論這篇系列文的一個主題,將異物可視化的各種手法拿出來與各位討論。

  • 日期:2023/11/22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二回
    內容:第三回 瞭解所謂”敵人”的異物 - 第一部分

    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者,百戰百勝」面對各種不良改善對策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或是問題重複發生的狀況時,重新審視”敵人”就有其必要性。這次就是經由分析不良品將”敵人”(異物成因)可視化方法作為這篇文章的主題討論。

    異物成因的分析方法
    雖然多數工廠將不良成品的成因分門別類的主要檢查方法為目視,但是肉眼判斷成因的方法是存在極限的。例如以現場經驗來說,將外觀粒狀異物判定為不良品的成因基本上幾乎是細微垃圾造成的。但是一般的粒狀異物成因或是纖維系的異物成因的入侵路徑以及處置措施都有不同的對策,因此正確的判斷成因是很重要的。

    不良品的分析方法首先會想到使用光學顯微鏡。市場主流是使用單眼顯微鏡或是雙眼顯微鏡,近期開始使用能夠以雷射繪製三次元圖形顯微鏡的工廠也逐漸變多了。經由這樣的光學顯微鏡能夠取得異物的形狀、尺寸以及色調之類的情報細節,這為不良品真實成因的判斷提供重要的線索。
    以目前市面上的顯微鏡來說,我們推薦CP值最佳的工具就是與電腦連接的USB顯微鏡。(請參照圖片)


    USB顯微鏡也有各種不同的規格,如果想要觀測的目標是直徑0.5mm前後的不良異物的話,倍率200倍左右,解析度1280x1024(SXGA)左右等級的顯微鏡在市面上幾萬日圓就能買來使用沒有問題。當然解析度640x480(VGA)的便宜機種也是有的,不過畫質粗糙難以分辨異物質感,要用來完成我們的目的就顯然不適用了。


    實際上以透明塗料來說可以直接使用上圖所示的顯微鏡就能觀察。因為光線反射而不容易觀察的話可以調整光照度以及光照角度以便於觀察。
    由於實色系塗料或金屬色系塗料中混入的異物無法直接觀察,可以使用#1500到#3000左右的砂紙進行表面研磨,讓異物露出之後再行觀察。
    要讓異物不良的改善進度持續推進的話,建議每天檢測約十個左右的案例、並將異物的尺寸或是色調之內的資訊分門別類進行記錄。

    至於說到其他分析塗裝不良的分析手法,有進行極細微形狀分析的電子顯微鏡(SEM)、分析有機物組成的紅外線分光分析(FTIR)、拉曼分光分析或是使用X光來觀察元素資訊的XPS及EDX等等不同的分析手法。各位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與提供相關技術設備的供應商聯絡以取得更多需要的資訊。

  • 日期:2023/11/14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二回
    內容:第二回 直通率、不良率的可視化的”痛苦”的共享 - 第二部分

    工廠成員共享的”痛苦”
    另一個把握品質指標之後帶來更重大的意義就是能夠計算出損失金額。
    直通率與不良率當然也相當重要,雖然這些數值是主導改善方向相當重要的指標,但是依照檢視角度的不同,這些看起來不過是列出一大堆枯燥無味的數字而已。
    藉由換算成工廠成員都能感到切膚之痛的金額,不良品剝奪的不只是帳面數字,而是將成員們能夠加以活用,投資未來的金錢剝奪掉的事實展現出來的話,就能將這個”痛苦”的現實分享給大家。
    另外能夠掌握損失金額的話,針對不良改善的預算投資就能有個具體的數字落點。

    塗裝工廠不良品造成的損失主要可分為「廢棄造成的損失」以及「修復造成的損失」這兩大類。

    嚴格來說我們會需要根據損失的種類以及不良品發生的時間點或是不良的程度而導致的處理費用變化去設計能計算出正確金額的系統。不過以下我們會推薦在沒有這樣的系統之下,盡可能不花費金錢也能大略抓出概算數字的方法。

    例如說廢棄損失金額是販賣單價的七成,修復成本是販賣單價的三成的狀況下,將數字帶進去就能把前面的廢棄率以及修復率抓出概略的損失金額。在修復有多種方式的狀況下,例如以重新塗裝是四成,拋光修復是二成之類的方法去做更細微分類的話算出來的結果就能更精確。(請參照圖片)

    當然這樣的比例會依照工法或是設備差異而產生變化,在管理部門條列各種方法所需比例之後,就能再進一步取得更加精確的損失金額。

    這樣經由損失金額的試算,就能得知不良品剝奪了大多數的金錢。每個月營業額一千萬的工廠,就出現損失金額以百萬為單位的例子屢見不鮮。

    各位的工廠會是甚麼狀況呢?
    如果現在還沒能掌握損失金額的話,可以先試著將一個月的數值試算出來讓所有工廠成員分享看看。

    順帶一提,往後的連載將討論各式各樣的可視化手法,將之比喻為登山的話,這次討論主題

    的品質指標就相當於GPS(或是地圖、指南針)一樣的重要。
    對於初來乍到無法確認未來方向的的狀況下,沒有GPS之類的裝備很有可能會迷路,最糟糕的狀況甚至會導致意外災難。

    不過就算有多高性能的GPS,也不能單純依據資料採取行動。如果沒有以目視確認前方的路況,甚麼時候掉下山崖都不知道。

    品質改善時所以用的各種可視化手法就是在登山時目視確認的方法,在改善作業的道路上經常使用品質指標(GPS)以及可視化手法(目視確認)搭配活用時,就是安全到達目標最快的方法。

  • 日期:2023/11/14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二回
    內容:第二回 直通率、不良率的可視化的”痛苦”的共享 - 第一部分

    第二回 直通率、不良率的可視化的”痛苦”的共享

    就如同我們在健康檢查時進行身高、體重、體溫以及血壓等基本資料測量一樣,在正式開始執行改善方案時針對直通率及不良率等基本品管資料的收集計算,將工廠的健康狀態可視化是必要的前置作業。

    可視化必要的品管資料
    塗裝工廠的基本品管資料主要代表的數值就是直通率以及最終良品率(良率),這些資料也是「品質良好程度」的指標數值。另一方面修復率以及廢棄率,或者說是不良率就是所謂「品質不良程度」的指標數值,各自的關係如附件圖片所示

    各位可以將圖示內依照工廠或是工程各自的特性調整後做為品質指標的範例,接下來正式進行的品質改善方案我個人推薦以直通率、修復率以及廢棄率三點為基準,藉由完整控制這三點來確實掌握工廠的健康狀態。

    另外接下來是討論品管資料對「新鮮度」的要求是相當重要的。當天的加工結果能在第二天取得回饋的話,每天都能進行改善作業的PDCA(Plan、Do、Check、Act)的循環。

    一般來說檢查報告的回饋都會有時間差,當天要彙整前一天的檢查結果也是相當費工的,假設回饋資料在第二天才能完成的話,改善作業就會變成二天只能跑完一個循環。

    由於在這個狀況下的改善的速度會直接腰斬,檢察部門就能在這個地方發揮協助作用。

  • 日期:2023/11/07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一回
    內容:第一回 環境異物改善與「可視化」的意義 - 第二部分

    異物不良的四個途徑
    至於異物主要的入侵途徑,是經由工程區域內等待機會附著在成品上的「浮游塵」、素材表面本身就存在的「附著塵」、塗料或是透明面漆內潛藏「塗料中的異物」、最後則是工程中使用「壓縮空氣」裝備中包含的異物總共四個途徑。
    實作上來說這些入侵途徑又會依據各工程種類各自分散,而導致成因彼此混雜的困難狀況。
    如果僅限於品質不良的成因去設定改善條件,也許可以經由最終品質(例如商品不良率之類)來判斷改善成果,但是成因過多的狀況會導致成因本身也會隨時變化,用最終品質來判斷改善成果就會相當困難。
    如果改善空間相當大的狀況,一個改善措施就能達到10%、20%的全壘打級效果的事例雖然也有,雖然像這樣的事例就沒有甚麼特別困難的挑戰,不過現代的塗裝工廠通常是每天1%甚至是0.1%的努力改善而累積起來的成果。
    這樣的過程中呈現的不良率是相當浮動的,由於無數成因變動導致的變化存在,用最終成果來觀察0.1%的改善效果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影響判斷的雜訊太多了。(請參照圖片)

    這是「可視化」其中一項意義。如果能將改善結果直接「可視化」,就能在改善完成後於現場直接確認效果。當然直通率以及不良率等基本的品質指標也相當重要,對於工廠改善是必不可少(這部分會於下一回詳細說明),個別改善效果基本上能就「現場」「實物」「現狀」確認判斷結果是最理想的狀況。如果是減少異物的改善,那麼能用實際「眼見為真」是最確實的。

    以上是針對異物不良改善「可視化」的意義說明。這個文章系列會討論各種「可視化」的方法,從望文生義、誰都能以目視形式判斷的「可視化」,到進一步以客觀資料判斷的「定量化」兩點為中心,盡可能做到成本花費最低的方法來進行討論。

  • 日期:2023/11/07
    標題:由「可視化」角度開展的環境異物處理對策 第一回
    內容:第一回 環境異物改善與「可視化」的意義 - 第一部分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工業塗裝工程異物導致劣化的品質改善顧問,CEL(Clean Environment Lab.)的湯澤 智。現在要以「可視化」的角度來討論異物劣化改善為主題進行數篇文章討論。
    大家進行塗裝工程時最常碰到的問題是甚麼呢?由於異物造成外觀品質不良的狀況可以說是塗裝工程「永遠的課題」程度也不為過。由於嚴重程度不一造成的問題,在很多工程來說可以說是各種劣化現象中的第一名。
    異物改善的困難以及因此造成的問題,我想認為這個困難可以分為二個部分討論。

    「看不見」這件事與「因素多寡」
    首先第一點,異物顆粒本身的體積小到「目不可視」是最主要的困難。雖然異物顆粒本身依照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品質程度產生的尺寸各有不同。一般來說會造成外觀品質不良的異物尺寸會是比10μm(0.01mm)還要大的尺寸占多數。
    其中超過1mm的異物也能算是不良的問題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問題會是數十μm單位左右的異物,由於這種異物通常肉眼難以辨識,即使進行改善措施也難以確認成效,感覺就像是戴著眼罩與敵人戰鬥一樣。(請參照圖片)

    例如說比較常見的例子是塗裝施工前針對施工表面進行擦拭或是高壓空氣除塵是常見的前置作業。這樣的作業無須多言,本意就是將多餘異物除去,不過實際確認就會發現異物無法完全去除,比較極端的狀況甚至反而成為異物附著原因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都花時間做這些事情了,應該是有把異物去掉」、「多少變乾淨了吧」異物就是能夠輕易讓這些期待落空的棘手強敵。因此透過異物的狀況以及除塵結果的「可視化」確認結果是必要的。
    至於說到異物不良改善的第二個困難點,這裡能提出的不良因素事例多不勝數。一言以蔽之,由於異物潛藏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的可能性,不良狀況以及成因之間「關聯的可視化」是非常困難的。 修改

商品詢價:

CheckCode
Note: 註:若廠商無紀錄Email資料無法收到表單內容,本人同意建築世界網站提供以上內容予服務廠商及人員以提供聯絡及報價

Facebook

優惠活動

  • 尚未提供任何優惠活動

Youtube

  • 尚未提供任何Youtube影片

電子型錄

  • 尚未提供任何電子型錄

Line加入好友

Line加入好友

新增評論:

星級評論:
星級              良好
CheckCode
Note: 註:若評論內容不實建築世界網站保留修改內容權益,或取消刊登此評論